金 拴 成,男,漢族,1981 年出生,陜西武功人,中 共黨員,本科學歷,清華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與退役軍人事務 部聯合舉辦的自主擇業軍隊轉業 干部網絡學堂結業。1998 年參軍 入伍,曾在武警青海省總隊海東市 支隊服役,在部隊服役18年,先后任 排長、作戰參謀、中隊長、指導員、 軍需戰勤股長、大隊長等職,2017 年自主擇業退出現役?,F為青 海省書法家協會會員,青海 省作家協會會員,西寧市 攝影家協會會員。
□時報記者 李振德
金拴成自小愛好書法,幾十年的習書歷程從未間斷過。開始的時候年齡小、資料少,也無名師指點,只憑濃厚的興趣隨意涂鴉。后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出版印刷業的發達,期間通過專家教授書法視頻學習受益匪淺,又偶遇了一些大家名師悉心指點,才在書法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在部隊期間,他利用學習、訓練等工作間隙加強練寫,平時省吃儉用,用自己的生活補貼買來宣紙,有計劃地使用和珍惜每一張宣紙,他把這種“奢侈品”當成了追求自己希望、完成人生夢想的一次次難得的嘗試,這促使他在書法習作的路上更加鏗鏘前行!
藝術成長的道路是漫長的、崎嶇的,也是需要靈性的,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,只要持之以恒、腳踏實地、扎扎實實地去練寫,才能不斷進步,所以,他自己暗下決心,永遠不張揚、得意,而是謙虛、低調認真地練習著書法。“學習書法的路上,有一些人,一些事,一直促使著我不斷努力,不斷去證明自己,是他們給我不斷進取的勇氣;是他們讓我在書法成長的路上變得更加堅韌。”金拴成告訴記者。
“寧可不成而終,亦不可濫竽而自命不凡。”他深知,在書法藝術研究學習的路上,一字一世界,一筆一精神。他學習書法的目的不是為了炫技,更不是為了掙錢,而是在寫的過程中安靜下來,讓書法與生活同在。他常說,寫好書法是體現書者的人格修養和文化涵養,更是一種自我凈化修行過程。
退役后,他擁有了大量的時間,每天堅持練筆,“起床天微亮,收筆日近山。”筆墨成了他真正的“伴侶”。他根據名家書法藝術的個性和特點研究出:王羲之的字體悠閑,顏真卿的字體沉重,柳公權的字體梅骨柳枝,蘇東坡的字體瀟灑,米芾的字體狂顛,趙孟頫的字體灑脫,董其昌的字體嫵媚,王鐸的字體內秀而險峻,鄭板橋的字體拙中帶巧,劉墉的字體穩中帶滯,鄧石如的字體風骨耐寒,趙之謙的字體懷古老陳等,為他在以后的創作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“玉不琢,不成器,人不學,不知義。”近年來,金拴成通過刻苦學習、精心研練,他寫的楷書,筆端周正,心穩氣正,且暗筆藏鋒,略顯豐筋多力,骨氣清新,在保留古人們那種金剛之體外,別有一番現代的鏗鏘蘊藏其內,透著靈動的韻律和矯健的身姿。他寫的篆書,字字清新率真,那種神氣暢然、揮灑自如之氣勢渾然天成,用筆酣暢淋漓又賞心悅目。他寫的隸書扁平舒展、大小相間、布白勻稱、收放自如、筆斷意連、上緊下松,體現了他動感中求穩定,穩定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風格。
他還經常參加公益性活動,2020年春節前夕,義務為街道辦事處、社區居民寫春聯、送祝福迎新年。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以筆作“槍”、攜手同心、共同“戰疫”,書寫創作眾志成城戰“疫情”正能量的書法作品,同時慷慨解囊,為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溫暖,為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,他始終認為:貢獻一份力量,奉獻一份愛心,才會讓社會更和諧、更溫馨。
金拴成——不忘初心、砥礪前行,學習書法的精神永遠在路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