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逆全球化、地緣沖突、工業4.0、新一輪能源革命、產業轉型與區域競爭,我們該如何走向革新?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,經濟學家鄭榮華所著《經濟的興衰》一書,聚焦重大經濟理論和現實問題,從地緣經濟與新舊動能轉換、全球趨勢與應對策略、級差地租與城市增長動力、產業轉型方法與路徑等方面展開研究,通過分析海量數據和現有區域發展典型案例,尋找經濟發展的痛點,并試圖提出可行性發展方案,對城市經濟發展、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等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。
新經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牽引力,也是傳統經濟的過濾器。作者總結了構建“國內大循環經濟”的三大核心,“實現國內大循環經濟,就必須厘清從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,從產業內部、三產之間、供需市場著手,優化資源,打破壟斷,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。”針對產業內部循環,書中指出,在重塑產業鏈過程中,通常采用“強鏈”“補鏈”“延鏈”等手段。其中,“延鏈”的本質是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,以此獲得更高或更多利潤來滿足競爭需要。“延鏈”要在原有產業鏈上通過技術、資本、市場的優勢前后拓展,避免長期陷入“微笑曲線”底部,一邊向技術研發、產品設計突破,一邊向市場環節和品牌價值突破。
而在產業發展方面,該書同樣提出了三大維度,即產業集聚、產業集群和產業創新。“如果沒有打下產業集聚的基礎,那么產業集群就必須通過創新來驅動。”作者將兩者形象地比喻為“兩條腿”走路,一是做大做強細分產業規模,通過各種要素條件引致相關產業向特定區域集聚;二是做大做強創新鏈,就像一粒種子脫離母本之后經過人工栽培成為一株小苗,逐漸成長為一棵大樹,最終變成一片新的森林。產業集群的最終目的,不僅是做大做強某一項產業,更是通過某一產業的精細化培育形成更多的創新鏈,然后通過創新鏈孵化出更多的產業鏈,如此循環來實現區域產業的整體競爭力。
產業發展源于創新,創新動力源于生態體系的支撐。那么,該如何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呢?通過梳理蘇州、合肥、深圳等地的成功經驗,作者認為,需要從兩個方向去著手構建:一方面以人才、知識、技術、基礎設施等核心要素作為支撐;另一方面以政府、企業、研究機構、中介等部門的價值定位及互動關系作為創新主體?;诖?,作者還以“蘇州模式”為案例,揭示了區域產業發展的背后,其實有一條與科研齊頭并進、與產業相互賦能的暗線,即以高校、科研機構資源為核心的技術孵化器。
“獲得涅槃重生的人,往往都是敢于掙脫與革新的人。”該書提出了“走出樊籠,走向革新”的新經濟學思維,作者表示,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樊籠,有時是來自歷史存續與資源稟賦的限制,潛在壓力下往往使后來者不敢面對,不愿突破;有時是來自對增長模式的長期依賴;有時是來自利益固化下的決策干預,使其不想放棄,更不愿掙扎。所以,如何打破樊籠,實現自我革新,不僅是個體命運的重大命題,更是一座城市走向未來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。
危機襲來時,機遇正悄然醞釀。正視困境,走出新路,必能迎來輝煌與強大。誠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寫:“無論個人、企業還是國家,都會有面對獵獵寒風或雷雨交加的時候,這是發展的周期,也是成長的代價,所以必須堅定信念,砥礪前行,因為前進是最好的退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