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acronym id="v4kb8"></acronym>
      2. <acronym id="v4kb8"></acronym><pre id="v4kb8"></pre>
        <pre id="v4kb8"><strike id="v4kb8"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  <track id="v4kb8"></track>

          海東日報首頁

          哇麻村探出鄉村振興新路徑

          2024-06-12 10:20:14 來源:海東日報 點擊:
          圖為哇麻村墻體畫。

          □本報記者 鄧成財 通訊員 賈羊毛加 攝影報道

          山里的十三景、能翻墻的土雞、農家里的美食……這些在村里存在了多年,卻讓村民熟視無睹的資源,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,它們也逐漸“活”起來了。

          以前,這里是人們口中的“山腦腦”,山多、林多、水少、田少,加上交通不便……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臺子鄉哇麻村,村民看得見山望不見川,去互助縣城就是一次“進城記”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哇麻村圍繞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,立足村情實際,尊重村民意愿,堅持在實踐中探索,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,重點培育鄉村特色旅游,推進文旅融合發展,實現了多種產業經濟齊頭并進的發展局面。

          如今的哇麻村,村莊更美、產業更興、鄉風更文明,身處其中的村民,也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
          村企共建致富

          2016年,在青海省委組織部的結對幫扶下,哇麻村依托生態資源優勢,積極謀劃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。近幾年來,爭取各類投資資金近2027萬元,旅游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建設逐步完善,哇麻村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初顯成效。2019年成立了幸福哇麻旅游開發有限公司,2020年掛牌成立龍頭山景區。

          為切實提高哇麻村鄉村旅游競爭力和吸引力,哇麻村龍頭山景區科學規劃、整體布局,合理劃分功能區,劃分了自助燒烤木屋區、兒童游樂區、成人游樂區、拓展區、特色小吃區、黨建團建區、棧道觀景區等。同時,為便于哇麻村村民出售土豬肉、土雞、草膘羊、洋芋粉條、土榨油等鄉村“土特產”,景區特別設立了農特產品銷售區,使“沉浸式”體驗成為哇麻村鄉村旅游的一大特色,吸引更多游客登頂龍頭山。

          為加強哇麻村龍頭山景區科學化、專業化運營管理,實現景區健康可持續發展,省國投旅游公司與哇麻村舉行“村企黨建共建,助力文旅發展”景區合作運營簽約活動。

          哇麻村黨支部書記劉大訓表示,“村企黨建共建,助力文旅發展”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,是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,依托鄉村特色資源,創新振興模式,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,不僅標志著哇麻村和企業在構建黨建資源聯用共享、經濟發展聯動共振、美麗鄉村聯創共育的基層黨建新格局上開創了新的篇章,還為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,對實現各方合作共贏、推動鄉村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
          省國投旅游公司與哇麻村通過聯合開展專題黨課、固定黨日活動、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等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,激發黨群活力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讓黨員將黨旗插到“田間地頭”,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各方面,以堅強的組織保證助推鄉村振興,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
          隨著龍頭山景區的開發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,從前只能依靠傳統農業生產的村民,如今可以通過更多方式增加收入,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。哇麻村村民宋長青說:“我沒來景區之前,在家務農種點莊稼,收入就靠一年的莊稼收成,從去年到景區工作后,一個月固定收入有2500元錢,家里的生活越來越好了。”

          哇麻村黨支部書記劉大訓說:“村企共建是哇麻村的新起點,我們將按照黨委的統一部署,明確目標,強化責任,狠抓落實,把‘村企黨建共建,助力文旅發展’活動做實、做深、做出成效。通過村企共建發展帶動群眾就業增收,不斷增進民生福祉,真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讓全村村民乘著鄉村旅游的‘春風’,吃上‘旅游飯’。”

          蔥花土雞變身

          今年,哇麻村駐村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經過認真調研,充分征求群眾意見,計劃在不丟掉原有“一村一品”繼續養殖蔥花土雞的基礎上,充分利用國土空間,將現有蔥花雞雞舍改建為蛋雞雞舍,配套禽蛋生產、自動喂料、自動集蛋、糞污處理等現代化設施,促進村莊禽蛋養殖業向規?;?、現代化模式轉變,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
          2018年,在村里養雞的村民徐現臣在朋友圈分享了養雞場的小視頻,成百只土雞從雞窩里飛出,在雞場里到處溜達,飛上3米高墻的畫面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轉發。一時間,互助縣“蔥花土雞”聲名鵲起。在朋友們的建議下,徐現臣開始在小視頻App上推送養雞視頻,最高時觀看人數過萬。

          “你肯定想不到,這么健康又受歡迎的土雞,之前居然折價都賣不出去。”徐現臣說,蔥花雞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土雞,村民家里幾乎都在養,但因為體格小,未能形成規模養殖,一直沒有打開銷路。

          2019年,作為村集體經濟的蔥花土雞養殖場以“基礎租金+效益提成”的方式被徐現臣承包,他聘請了本村有7年養雞經驗的村民馬統邦來經營。“這些雞要養半年多才能出欄,一年要分三次進雞苗,全年養6000只,經常供不應求。”馬統邦說。他告訴記者,養殖場通過肉雞變蛋雞項目,有效提升了禽蛋養殖業現代化水平,改善了村莊產業發展結構,延伸拓展了產業鏈,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升級,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。

          如今,哇麻村把蛋雞養殖作為鼓起自身“錢袋子”和促進群眾增收的新引擎,因地制宜,真正把蛋雞養殖產業變成了“搖錢樹”“聚寶盆”,實現生產增效、群眾增收、壯大村集體經濟的“三贏”目標。

          鄉村畫卷繪就

          “夏天我們這里美極了,紅墻白瓦、綠樹紅花,再配上這栩栩如生的墻體畫,真的讓人心情舒暢。”哇麻村村民劉世花說。

          記者在哇麻村看到,村內統一的外墻景觀別具特色,與干凈整潔的村道融為一體,處處展現著村莊建設的新成果,鄉村顏值不斷“刷新”,也帶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的提質升級。近年來,哇麻村在美麗鄉村建設引領下,以“墻上繪畫”為拓展,精心打造“高顏值”美麗鄉村,實現村莊顏值與人居環境“雙提升”。生動形象的文化墻,使一面面墻壁變成美觀又會“說話”的“宣傳員”,成了倡導文明新風、宣傳文化自信的新陣地,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,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群眾的精神家園,引導村民自覺改善人居環境,激發人們主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。

          哇麻村婦聯主席麻滿秀說:“在美麗鄉村建設上,我們哇麻村把自然生態、風土人情、鄉村特色等融入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建設中,全面打造出有獨特魅力的文化旅游村,繪制出一幅天藍、水清、家美、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,希望更多的人能來這里感受我們哇麻的美麗風光。”


          版權聲明:

          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2、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、網站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及作者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_Av理论片在线看_国产性色在线视频_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